瓷器是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是其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景德镇瓷器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800多年,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距今1600多年。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
景德镇瓷器以白瓷为闻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千多种品名。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仅红釉系统,即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均用”还原焰”烧成,产品驰名世界, 是称誉世界的古代陶瓷艺术杰出代表之一。
汉代时期景德镇瓷器(前202年—220年)烧制的还是陶器,质粗而糙,只负责日常用具。那时的景德镇也不叫景德镇,它的名字共经历了三次变动。汉代之前这里叫新平镇,汉代之后改为昌南镇,到了宋代才叫景德镇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唐代景德镇瓷器(618年—907年)时出现了白瓷,因其洁白如玉也被成为“假玉石”,那个时候出现了两位出色的制陶人陶玉和霍仲初,这两人进一步推动了青、白瓷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景德镇窑初次烧制就在唐武德时期。
五代景德镇瓷器(907年—979年)时白瓷的烧造已十分成熟,从而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
宋代景德镇瓷器(960年—1279年)对于景德镇来说是一个可以载入史册的年代。因宋真宗对这里烧制的瓷器喜爱有加,于是将当时的年号“景德”赐予昌南镇,从此这里就叫做景德镇,瓷器款识也换成了“景德年制”(不过至今未找到有此款识的真品)。
景德镇窑在北宋时期,仿效了青白玉的色调和湿润的质感,创造性地烧造出了一种“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的青白瓷,使青瓷艺术达到了高峰。这种青白瓷大部分在坯体上刻暗花纹,薄剔而成为透明飞凤等花纹,内外均可映见,釉而隐现青色,故又称影青瓷,这种影青瓷当时则著行海内,天下均称为景德镇瓷器,从而使景德镇在南北各大窑之间,崭露头角,争得一席之地。
元代景德镇瓷器(1271年—1368年)时出现了两个名贵瓷品——青花瓷与釉里红瓷。它们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景德镇制瓷局面,从此彩瓷开始占据主要市场,终于到了明清两代,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景德镇发展的巅峰时期。
明代景德镇瓷器(1368年 ―1644年)时景德镇凭借源源不断的精品与“新品”成为全国制瓷中心,青花瓷在那时被定为“国瓷”。当时青花瓷为主要烧制对象,顺便也烧制一些点彩、斗彩等彩瓷品种。
十六世纪初期由于民窑的快速发展,迅速摆脱了政府官窑的压制,民营手工业初具雏形。明代万历年间,官窑完成不了朝廷的烧造任务,于是将任务分摊给民窑,出现了“官搭民烧”的剥削现象。
清代景德镇瓷器(1636年—1912年)对于瓷器来说是一个快速成熟的时期。
因为皇帝酷爱瓷器,“上有所好,下必其焉”,无论是官窑、民窑都极力研究创新,青花三彩、粉彩、珐琅、甚至是仿古瓷品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也是市场上明清真品价高人抢的原因。
那个时候还出现了一位著名督陶官唐英,他不仅参与烧造还将经验与心得整理成册,编写出《陶成记事碑》和《陶冶图说》两部清代制瓷工艺史的重要资料,极大地推动了景德镇制瓷技术的提高。
晚清到咸丰五年(1855)战争来袭,景德镇制瓷业被迫停产。
同治五年(1866)景德镇窑虽然又开始生产但是情况已今非昔比。
民国景德镇瓷器(1912——1949)到解放初期,国内环境复杂混乱也导致景德镇制瓷业坎坷发展,长期处在倒闭的危险边缘。
新中国成立(1949)后国家开始重视发展各种生产力,景德镇制瓷业开始重建,国家积极鼓励大量工艺美术师投身于制瓷业,现如今的景德镇瓷器在每一个爱瓷人的不懈努力下坚定不移地走在瓷器复兴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