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根据生源情况划分在制定的地域划分出一个范围,而这个范围内的物业、房产,就叫做学区房。如果买的房子正好在学区房的范围内,那么的孩子就可以免试就读附近的小学,它最重要的一个标志也就是价格比较贵了,那么学区房是如何划分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学区房划分。
学区房划分原则
1、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以乡镇、社区、街、路等自然分界线和行政分界线相结合划定学区,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确保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
2、坚持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的原则。通过科学合理划分学区,促进各校生源相对均衡和教学管理科学有效,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均衡、稳步提高。
3、坚持确保稳定的原则。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现学区原则上不做调整,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社会稳定。
学区房划分标准
1、学区房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单校划片的,也就是一所学校会对应一个片区,在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需要积极的通过单校划片的方式来落实就近入学的要求。
而另一种则是多校划片的,也就是一个小区可以对应多个学校。这是目前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和择校冲动强烈的一些地方,教育部门会根据实际的情况,积极而稳妥的采取多校划片的方式将热点的小学和初中等分散到各个片区中,从而确保每个片区都能够大致的分配均衡。
2、此外,还会有实行多校划片的,这种会通过随机派位的方式来分配热点的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没有能够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然需要就近的安排到其他的学校去入学。
与此同时,还会因为一些地方的人口分布和学校的布局存在着不均匀性和街区形状不规则性,就近入学也并不是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
我国24个大城市在2015年全面启动小学、初中“划片入学”,这就包括“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但大部分地区还是以“单校划片”为主。
学区房的划分,还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我们要了解到很细致、很清楚、很确定的东西还是需要自己到当地的教育局或是在有关的管理部门和划区的学校来了解情况,当然同时也需要去自己看中的学区房里找相关的工作人员问清楚,自己如果购买了这个学区房会给分配到什么学校,并且口头上的允诺也不能全然相信,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还需要写明。
学区房划分类型
一种是开发商和达成协议,只的是开发商将项目建在附近,然后整合资源,以出资建楼等合作形式,与达成协议,保证业主的孩子拥有入学名额。
第二种开发商引入,由开发商触底资建校舍、购买设备,并负责硬件设施的维护管理,处品牌、师资负责日常教学。
第三种是开发商合办,和开发商合作建分校,双方联动,对现有资源进行重组,业主的子女往往可免受赞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