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基本上把香港房地产的那些烂操作挨个学了一遍,公摊面积一个,期房预售一个,以售养租一个,捂地不开发一个。基本上把不该学的学了个全,还沾沾自喜。
“全面取消公摊”是至今为止国民呼吁的声音,不仅民间提议废止摊位面积,实际上一部分经济学家、房地产专家也反复提出同样的观点。
公摊即谓公摊面积,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对于公摊面积的处理,我国尚无明确法律法规出台,因公摊面积的不明确,使其成为房地产交易过程中争论的焦点。
总结起来,买房人之所以嫌弃公摊,要取消公摊主要原因有2个:
第一、感觉自己承担了很多无辜房产面积的额外费用,例如公摊区域的物业费、税费、买房费、取暖费等,公摊面积不属于自己的私有区域,所以额外承担这些费用感觉不划算。
第二、公摊面积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究竟自己房产证上的30平米公摊面积位于哪里,谁也说不清、讲不明。这就给了开发商更多的赚钱空间,如果一个小区有1000套房子,每套房子增加10平米,那整个小区就可以增加1万平米额外面积,如果小区房产单价为1万元,开发商就可以通过这1万平米根本不存在的面积多创造出1亿元收入。
公摊面积本身没有什么错误,毕竟一个小区里,或多或少都有公共部分存在,总不能把所有的公共使用面积都化小然后分归每套房子所有吧,这也不现实。之所以买房人对公摊面积这么讨厌,关键的因素还在于购房者为公摊额外支出了很多费用。
正是由于公摊面积的存在,所以税费按照建筑面积计算、物业费按照建筑面积计算、各项价格费用都是以建筑面积为基数的,还有更让人争议不断的一件事情就是取暖费,在很多城市,冬季取暖费也需要按照建筑面积计算。
取消公摊治标不治本
都说房地产是虚拟经济,但同样是虚拟经济,金融化程度像港式房地产那么高的也不多见,全世界的金融路径无非三条,美国模式是流动性进股市,日本欧洲模式是流动性进债市,前英国殖民地是流动性进房地产。
流动性进房地产这种模式,是大量存量资本无处可去,但资本保值增值的刚需又要得到满足,于是只能向衣食住行这些日常生活的刚需扩散,由此形成金融资本和人类争夺生存空间的恐怖局面。
说白了,这是极致内卷,极端过密化环境下,资本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才搞出来的模式,是正经八百的绝户营生。
现在房子卖不动了,政策层面又不允许房价跌,各地搞出的打折降价被约谈,那只能找法子变相降价咯。
前断时间郑州的房地产19条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在卖房子的目标市场里,工龄人口指望不上,手就伸到了老年人和学龄人口中间,为了稳住房地产简直是事尽其用。
现在提出取消公摊面积,无非是变相打折降价而已,目的还是为了卖房子,工龄人口撑不住了就往学龄人口卖,往老龄人口卖,溢价买不起就高价卖,高价卖不掉就打折卖,养老让买房子,就业让买房子,求学让买房子,打工让买房子,一切形势转买房子。
真是脑子里除了买房子啥都不剩了。而且越这样喊,怕是越卖不出去,因为真正能够自觉主动去做的事情,是用不着你去呼吁的,大家做不了的事情,你喊再多也没有用。
说了那么多年要摆脱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到现在还是依赖,依赖了那么多年,哪儿是说断就能断的了的?长期依赖土地财政导致财政体系和银行形成捆绑,银行又依赖金融化的房地产,财政和房地产成了命运共同体,日积月累用进废退,现在很多地方政府事实上不具备土地财政以外的财政能力。
而高昂的不动产成本又导致其它产业的资金空间被大幅压缩,发展困难,于是土地财政成了产业资金的抽水机,产业发展不起来,土地财政之外的财政能力进一步退化,久而久之双向奔赴,恶性循环,皆大欢喜。
取消公摊面积之类的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什么时候彻底摆脱港式房地产这种绝户营生再来谈别的。